「再者,比丘們!這一段時期世間轉變後,已進入了成劫,那時的眾生,大多可以投生到光音天眾。他們在天界生時,身心愉悅,以歡喜為食,身上自然光明。他們又有神通力,可以騰飛行,得到最妙勝的身色,壽命非常的長遠,安樂的居住。比丘們!當那一段轉成壞劫的時期,虛空中是空無一物的。在梵天宮殿中,有一位眾生,在光音天上壽命終了,從光音天下生至梵天宮殿中,他不是從母胎生下,是忽然化生而成的,這名梵天叫做娑婆波帝,因為這樣的因緣,就有了這個名號的出現。
「比丘們!這時又有其他的眾生,福報及壽命終了,從光音天捨去了身命,生於此處(指人世間),身形端正,也是以歡喜為食,身上自然的發光而且有神通力,可以騰空飛行,身色最為殊妙,就在這世間長久的居住。他們在世間如此的住下的時期,是沒有男女之分的,也沒有良賤的分別,只有眾生眾生這個名字,所以他們就名為眾生。
「後來,比丘們!當在這一段的時間,在這個大地上,生出了地肥凝結住了。這個就好像是有人煎好乳汁,在上面就會有一層薄膜,或者是在水上會有一薄膜一樣。如此這般,比丘們!或者又在這一段時期,這個大地上,就有地肥凝結在地面上了。就好像是攪動乳酪變成生酥,地肥就是有這樣的外形,它的味道就好像是沒有蠟的蜜一般。當時,這個地方有很多的眾生,其中有生性貪著的眾生,就這樣想著:『我就在今天,可以用指頭取它來嚐嚐味道,我就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了。』這時這位眾生這樣想後,就立刻用指頭的第一節,取了地肥放進了嘴裏嚐。吸吮了發現味道好而心喜,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一嚐再嚐,於是心中生起了貪著心,就再用手抹來吃,漸漸的用手挖,最後挖來成團成團的吃,有其他的眾生看他這樣的吃,也競相著學著他一起挖來吃。這些眾生就這樣狂吃地肥,在一邊吃的時候,身體也跟著一邊的變得粗惡,皮膚也變得粗厚,身體漸漸的變濁變暗,容貎開始改變而失去了光明,也不能夠再騰空飛行了,他們因為地肥而失去了神通力!比丘們!後面的世間中,在那段的時期,就轉為黑暗了。
「比丘們!因為眾生我去了光明,整個世間也整個變得黑暗。再者。為何在那個時間,世間會自然出現了日月?在那一段的時期,天上出現了星宿,開始有了晝夜之分,有了一月半月,年歲時節的名稱出現。這時,日天大勝宮殿從東方出來,繞著須彌山的半山腰,在西方隱沒然後再從東方出現。這時眾生看到日天大宮殿時,就相互的說:『諸位仁者!這是日天光明宮殿,再從東方出來後,從古邊繞須彌山半山腰在西方隱沒。』他們一再見到這樣的情況,就各相互的說:『諸位仁者!這是天界的光明在運行,這是天界的光明在運行啊。』就這樣的原故說:”修梨耶” ”修梨耶”(這個在隋人說的:”這個就是”),所以有這樣的名稱出現。
「再者,比丘們!這座光明日大宮殿,長寛達五十一踰闍那,上下四個方向,周圍都是一樣的大,有七層的牆壁、七層欄杆,七層的多羅樹,全都圍繞著宮殿,多種色彩交錯,非常的莊嚴。這些牆壁,都是由金銀琉璃水晶,及紅真珠硨磲瑪瑙等的七種珍寶所做成。在宮殿的淦個面,都有多扇門,都有瞭望台鐘樓樓觀,以及諸多的樹林水池園林。在裏面都生長著各種樹、長著各種葉、各種花、及各種果實,有著各種的香氣。還有各種的鳥叫聲。比丘們!這日天大宮殿中,有兩種法,立在宮殿裏,四方的如家宅,可是遠遠看就像一個圓。比丘們!這座日大宮殿,多是由天金及大水晶所交錯形成的,把日天宮殿分成兩個部分。日天宮殿清淨沒有塵垢,遠離各種的污濁,皎潔而光明。其中一面以天水晶所做成,淨潔而光明,光潔而透明,沒有垢穢。比丘們!這座日天大宮殿之中,有五種風,吹轉在日宮中運行著。是那五種呢?第一是持、第二是住、第三隨順轉、第四是波羅呵迦、第五是將行。
「再者,比丘們!這座日天大宮殿的前方,還有無量的天眾在前面行著。無量的百天、無量個千天、無量千百個天眾行時,各自都是恒常受著安樂牢行 (堅固行),所牢行就是祂們的名字。再者比丘們!這個日天大宮殿之中,有閻浮檀所做成的妙輦(指古代皇帝的座車),這車高達十六由旬、寛有八由旬。而在這連之中,日天子及祂的眷屬們,進入車中,以天眾的五欲功德和合具足享受歡樂而行。比丘們!這位日天子,祂的壽命有五百年,由子孫次第繼承,都在日天宮殿治理,在宮殿裏居住,可達到一劫的時間(43億8千萬年)。
「再者,比丘們!這日天子他們的身體自然發出的光明照在閻浮檀輦上,這閻浮檀輦中的光明照在日大宮殿,而日宮殿接出這些光明,照在四大洲及世間。比丘們,這日天子,身上有一千道光明,其中五百道光明照在旁邊,另五百道光明向下照。再者,中間有什麼樣的原因,這日天子的大勝宮殿,可以照亮四大洲及眾世界?比丘們!有一種人他可以行佈施。在布施的時候,施給了沙門婆羅門以及貧窮孤獨遠到來乞食的人,給他們飲食乘騎、依服、髮飾瓔珞或者塗、床舖房舍或燈油。凡是可以資養身體,讓他活命的,在布施的時候,要快速的立即布施,不可以虛偽邪曲而施。或者供養所有持戒功德具足的行持善法的行者,各種的供養,他因這樣的緣故,受到了各種身心無量的樂受。這個就好像是在空曠的山林原野,或者是在沙漠中有一池水,池水清涼,清淨甘甜。這時,有一位漢子遠行非常疲憊,又熱又渴,已經很多天沒有飲食了。到了這池,飲水後再洗了澡,斷除了一初的飢渴熱惱,出到池外,身心愉悅,享受於無量的快樂及歡喜。如此這般,他在布施的時後,身心清淨,在壽命終了時,將在日天子宮殿中出生,在此宮中出生後,報得這樣的速疾稱心的日天飛行宮殿。就這樣的緣故,日大宮殿,可以照亮四大洲及其他的世界。
「比丘們!還有一種,斷除殺生、不偷盜他人的財物、不行邪婬、口不說妄語、不飲酒、修身不放縱逸樂,供養那些持戒功德具足的諸聖賢,親近純樸善法的行者,就像前面所說的,壽命終了後,隨著自己的願力往生於日天宮殿之中,住受這種速疾的果報,所以這叫做諸善業道。這樣的緣故,這日宮殿,照亮了四大洲及其他的世界。又有一種,修不殺生,乃至於得證了正見,那人曾經養那些持戒功德具足的聖賢行者,純直善行,若曾遇到這樣的清淨因緣,也可以得報生日宮殿中受得速疾果報。因為這樣的原因,這日宮殿,照亮四大洲及其他的世界,與前所說的一樣。
「比丘們!六十剎那叫做一羅婆,三十個羅婆叫做牟修多(須臾)。(注:120剎那為一怛剎那,60怛剎那為一羅婆,30羅婆為1須臾(梵muhu^rta;牟修多),30須臾為1晝夜。所以一個須臾是48分鐘,一個羅婆為1.6分鐘,一個怛剎那為1.6秒,一個剎那為:0.013秒)。在若干個剎那,若干個羅婆,或若干個牟休多,這日宮殿,六個月的時間是北行的,日在一天之間運行六個俱盧舍(約三十里),也不曾暫時的離開運行的軌道。六個月的時間是南行,也是在一天之間運行六個俱盧舍,不會遍離軌道。比丘們!這日宮殿,六月之間在運行時,月宮殿,在十五日之中也會如此的運行。
「再者,在中間有什麼樣的緣故,會產生各種的熱惱呢?比丘們!這座日宮殿,在六個月之中,在北方的軌道運行,一日之中行走六個俱盧奢,也不曾遍離軌道而行,但在其中,有十種的緣由會產生熱惱。那十種呢?比丘們!在須彌山之外,還有一座山,叫做佉提羅迦山,高度和寛度都剛好四萬二千由旬,雜色可觀,由七種珍寶所做成的,在中間,日大宮殿所有的光明,照在這座山上,接觸了就會產生熱,在那段期間,就會產生熱惱,這是第一個原因。再者,比丘們!佉提羅迦山之外,還有一座山叫做伊沙陀羅山,高度及寛度正好是二萬一千由旬,在這中間,日大宮殿所有的光明,照在這座山上,這是第二個熱惱的原因。再來由乾陀山,高度寛度一萬二千由旬,是第三個原因。再來善現山,高度寛度亡千由旬,是第是個原因。再者馬片頭山,高度與寛度三千由旬,是第五個原因。再來尼民陀羅山,高度寛度一千二百由旬,是第六個原因。再來毗那耶迦山,高度及寛度為六百由旬,是第七個原因。再者輪圓山,高度寛度三百由旬,是第八個原因。再者,從這片大地往上的虛空中,高一萬由旬那裏有夜叉的宮殿,由水晶做成,那是第九個原因。再其次是四大洲及八萬個小洲中間,有一些大山;須彌山不等,那是第十個原因。所有的應該像佉羅迦中所說的,這是十種日大宮殿在六個月之中,向北軌道運行會產生熱惱的原因。
「再者,在中間有什麼樣的緣故,會產生各種的寒冷呢?比丘們!日大宮殿,有六個月的時間,是向南軌道運行的,在中間有十二個原因,會產生寒冷。那十二呢?比丘們!在須彌山、佉提羅迦山,這兩座山的中間,有一個須留海,寛有八萬四千由旬,周邊有無量的優鉢羅、鉢陀摩、究牟陀、奔茶梨迦等花,都是遍布生長著的,非常的香,在這座日宮殿所有的光明和這些花相照觸,這是第一個寒冷的原因。就這樣的原由,伊陀羅山是第二個原因。由乾陀山,是第三個原因。善現山,是第四個原因。馬片頭山,是第五個原因。尼民陀羅山,是第六個原因。毗那耶迦山,是第七個原因。輪圓山,是第八個因。中間的各種花,就是主要的原由,跟佉提羅山所說的原因一樣。
「再者,所有閻浮中所有的河流中,可是在瞿陀尼洲中的河流,又多出閻浮提一倍多,日大宮殿,所有的光明與這些河相互照觸,這是第十個寒冷的原因。
「再者,在瞿陀尼洲中有很多的河流,可是弗婆提洲的河流,又多出瞿陀尼洲一倍多,日大宮殿,所有的光明與這些河相互照觸,這是第十一個寒冷的原因。
「再者,在弗婆提洲中有很多的河流,可是羅究留洲的河流,又多出弗婆提洲一倍多,日大宮殿,所有的光明與這些河相互照觸,這是第十二個寒冷的原因。
「再者,中間有什麼樣的原因,在冬天的時候,夜長晝短呢?比丘們!這個日宮殿,過了六個月後,接著向南方軌道行,日宮在一日之間,行走六個俱盧奢,也不會有所偏差。但這個時候,日宮是在閻浮提洲最南方的邊際,地形狹小,日宮過的比較快。
「比丘們!就是這個緣由,在冬季的時間,晝短而夜長。再者,中間有什麼原因,春夏兩季晝長而夜短呢?
「比丘們!日天宮殿在過六個月之後,向北方軌道運行,在一天的時間行走六個俱盧奢,也不會有所偏差。但是在這個時候,正在閻浮提內運行,地寛所以行走的時間較久,所以白晝的時間就比較長。比丘們!這是春夏兩個季節白晝較長,夜晚較短的原因。
「再者,比丘們!如果閻浮提洲在中午的時刻,在弗錃提洲則是在日沒,瞿陀尼洲是在日出,欝多羅究留洲則是在半夜;如果瞿陀尼洲在中午的時刻,在閻浮提洲則是在日沒,欝多羅究留洲是在日出,弗婆提洲則是在半夜;如果欝多羅究留洲在中午的時刻,在瞿陀尼洲則是在日沒,弗婆提洲是在日出,閻浮提洲則是在半夜;如果弗婆提洲在中午的時刻,在欝多羅究留洲則是在日沒,閻浮提洲是在日出,瞿陀尼洲則是在半夜;比丘們!閻浮提洲人所在地的西方,瞿陀尼洲則是為東方;而瞿陀尼洲人所在地的西方,在欝多羅究留洲人則是東方;欝多羅究留洲人所在地的西方,在弗婆提洲人則是東方;而弗婆提洲人所在地的西方,在閻浮提洲人則是東方。南北兩個地方,也是這樣的。
佛在這中間,說了一段優陀那偈:
「轉住及轉壞,天出及薄覆,十二重風吹,於前諸天行。
樓櫓及風吹,身體光明照,布施持戒業,剎那羅婆過。
說熱有十緣,論寒十二種,晝夜及日中,東西說四方。
「比丘們!月天子最大的宮殿,長寛達四十九由旬,周圍上下,七層的圍牆、七層欄杆、七層的鈴網,還有七層的多羅行,圍繞著月宮殿,雜色可觀。宮殿的牆壁,都是以金銀乃至於瑪瑙等七種珍寶所做成的,四面的每一扇門,都有瞭望台,各種的裝飾,大致上來說跟日天宮殿一樣,乃至於各種鳥,各自的鳴叫。比丘們!這月宮殿,純粹是以天金銀。天青琉璃交錯將銀分為兩個部份,清淨沒有塵垢,沒有各種的污穢,外表皎潔,非常的明亮;月宮的另一個部分,是天青琉璃,也是很清淨,裏外都非常的晶瑩剔透,光明遠照。比丘們!這月天子最好的宮殿,有五種風所護持著。有五種呢?第一叫持、第二叫住、第三叫順、第四叫攝、第五叫行,因為五種原因護持的關係,月宮殿能依空而運行。比丘們!這月宮殿,也有無量的天眾宮殿,在前方行持,無量的百千萬數量的眾天在前面前行;他們在運行的時候,能受無量的各種快樂。這些天眾們,都有名字。比丘們!月天子大宮殿中,還有青琉璃輦,這輦高達十六由旬,寛八由旬,月天子以及天女眾,進入輦中,以天眾的各種五欲功德和合受樂,歡愉喜悅,隨心所而行。
「比丘們!這位月天子,依照天界的計算,壽命為五百歳,由子孫繼承,都是在統領著月宮,而這座宮殿,可以存在一劫的時間。比丘們,這月天子身上,發出了光明,就照在那青瑠璃輦上,而輦的光照在月宮殿上,月宮殿的光就照在四大洲上。比丘們!這位月天子有五百道光明是向下方照的,有五百道光是向旁邊照的,所以月天子也叫做月天千光照,又叫做涼冷光明。
「比丘們!是什麼的緣故,月大宮殿可以照耀四大洲?在過去世,布施給了沙門婆羅門以及貧窮孤獨遠到來乞食的人,給他們飲食乘騎、依服、髮飾瓔珞或者塗、床舖房舍或燈油。凡是可以資養身體,在布施的時候,要快速的即時布施,不可以虛偽邪曲而施。或者供養所有持戒功德具足的行持善法的行者,各種的供養,他因這樣的緣故,受到了各種身心無量的樂受。這個就好像是在空曠的山林原野或者是在沙漠中,有一池水,池水清涼,沒有污穢。這時,有人遠行非常疲憊,又熱又渴。他進入這池水,飲水後再洗了澡,斷除了一切苦,受了無量的快樂,如此這般。就是這樣的緣故,得投生於月天子宮殿之中,享樂受的果報。
「比丘們!還有一種,斷除殺生,及至於斷除飲酒及放縱逸樂,供養護持戒具修持的諸仙人等等,也能夠投生於月宮殿之,光明照耀四大洲。還有斷除殺生乃至於行持正見,因此投生於速疾空行宮殿,這個就叫做諸善業道。又是如何的原因,這月宮殿,會漸漸的出現(指的是從缺變圓)?有三個原因。那三個呢?第一是從背面出現;二是有著青衣的天眾,配戴的瓔珞都是青色的,經常在半月之中,隱蓋了宮殿,所以那時的月形,是逐漸的變圓;第三是從日天大宮殿中,有六十道的光明現出,屏障了月輪。因為這些原因,月宮是漸漸出現的。
「再者,在中間有什麼樣的原因,這月宮殿,圓淨飽滿,是這樣子顯像的?比丘們!這個也有三種緣由,讓月宮殿如此顯像。第一是這月宮殿從正面出來,所以會呈現圓滿的像。再著,這些著青衣的天眾,衣服及瓔珞都是青色的,經常在月半的時候,隱入月宮殿中,而月宮在,在逋沙他(齋戒日)十五日時,圓滿光明,照耀熾盛。就好像以很多各種油脂,在火烥中燃燒,其他的所有的燈光,都被它的光芒所遮蔽一樣,如此這般,月大宮殿,到了十五日時,就會是這樣圓滿光明。再者,日大宮殿,有六十道光明照出,屏障著月宮的光明。而月大宮殿,在逋沙他(齋戒日)十五日時,圓滿光明,在每一個地方,都被月宮的光明遮蔽,這時的日光,就無法屏障月宮殿的光明了。
「再者,在中間有什麼樣的原因,這月宮殿,在黑月的第十五日(指的是一月的第三十日),一切都不見了?比丘們!這月宮殿,在黑月的第十五日,靠近日宮殿運行。月宮殿被日光的光芒給屏障的原因,所以一切都不見了。再者,是什麼原因,月大宮殿被叫做”月”呢?
「比丘們!這月宮殿,在這黑月的第一日開始,祂的光明產色會一點一點的減少,就是這樣的原因,叫做” 月”。再者,中間有什麼樣的原因,月大宮殿,中間會有黑影呢?比丘們!因為有閻浮樹,所以才會叫做閻浮洲,在這個清淨月輪的光明之中,有閻浮樹的影子,因為這樣的原因,就會有樹影在月中。又是何種原因,有眾多的河流在世間?比丘們!有了日,所以就會有熱,有熱所以會有惱,有惱所以有炙(燒灼),有炙所以會有汗,有汗的原因,所以眾多的山中,會有汗汁流出。比丘們!是這樣的緣故,河會流淌在世間。又是何種原因,有五種的子在世間出現?比丘們!如果是在東方,也許有世界,轉成劫為壞劫,或壞到成,或者成到住;南西北方,成劫壞劫及劫,也是這的轉變。這時,阿那毘羅大風,在其他的世界,轉成劫住劫的地方,吹這五種的種子,散播在這個世界,一散再散,乃至於廣大的散播,像是根子、莖子、節子、合子、子子,這就是五子。比丘們!閻淨大樹,有這樣的果實。就好像摩伽陀國中的眾多摩尼,把它們摘下後,它的汁液流出,顏色就好像是乳汁,味道甘甜像蜜一樣。
「比丘們!閻浮樹果,有分為五個部分,生出來就是利益眾生的,有東、南、西、上、下。在東邊的部份,是給揵(乾)闥婆吃的,而在南方有七種大聚落的人吃的,第一是不正、第二是叫喚、第三是不體、第四是賢、第五是善賢、第六是牢、第七是勝。在這七種大聚落之中,有七座黑山,叫做第一偏箱,第二是一搏、第三是小棗、第四是何髮、第五是百偏頭、第六是能勝、第七是勝。這七座山中,有七座由梵仙所居住的洞窟,第一是善眼、第二是善賢、第三是小、第四是百偏頭、第五是爛物池、第六是黑入、第七是增長時。西邊的是由金翅鳥種所吃,上方的部分是給虚空夜叉吃的,下方的部分是給海裏的蟲類吃的。在中間有一優陀那偈:
「初說雨多少,宮殿中示現,二事多有風,於前諸天行。
輦及於壽命,身體光明照,布施持戒業,偏及滿足輪。
月影及不現,有影何因緣,諸河諸種子,閻浮樹最後。
「比丘們!在劫初時的眾生,吃了地味時,既然地味資益眾生長久,眾生也長住在世間。而這些人,如果吃多了,身色就會比較差;如果吃比較少的,身色就會比較好。就在那個時候,形色都已經出現了,眾生們相互的欺罔,爭辯勝與負,勝者就生了我慢心。因為我慢心(造業力),地味就沒有了。地上又生出了地皮,色香味具足。就好像是滿的羯尼迦囉花一樣,既有美麗的顏色,又像是無蜜一樣的甘醇。這些眾生,共同聚集在一起,憂愁而煩惱,搥胸頓足呼天搶地的,迷茫窘迫,叫著:『哎喲我的地味啊! 哎喲我的地味啊! 』就好像現在的人一樣,所有好的味道,嚐完了就叫著:『哎呀!這是我要的味道啊。』執著舊名(隱喻執著於往日的習性),不知道真正的義理,這些眾生,也是這樣子的。那時,這些眾生吃了地皮,長久居住在世間,吃得多的,身色就會比較粗惡,吃得比較少的就比吃多的好。因為分了優勝劣敗的關係,產生了我慢心而相互侵擾,到了地皮也沒有了,再長出了林蔓,形色好看,香味具足。就好像滿開的迦藍婆柯花,有形色美麗,割取它時流出汁液,像是無蠟的蜜一樣,眾生們跟前面一樣,聚集而共同的煩惱著。就這樣一再發生同樣的事,林蔓沒有了,生出了粳米,不必耕種,就自然的長出了,沒有刺沒有糠,是完全清淨的米粒,香味具全。這時的眾生,照樣的吃了,結果他們身上,就開始生出了油脂、骨膸、皮肉、筋脈骨頭膿血等,也有了男女根的區別出現了。根相(性別之相)既然生出了,愛染心就生起了。有了愛染心之後,男女相互的對望,就產生了愛欲,有了愛欲,就在遮蔽之住,行了不淨之行。這時,有其他沒有做這些事的眾生,看到了就說:『我說你這眾生,所做的事太多惡劣了,為何會做出這樣的事呢? 』這位眾生,就生起了慚愧之心,慚愧自己墮入了不善法之中,就被叫做波帝波帝的名字(這個名字在隋朝時就是夫主—丈夫的意思)。這時,眾生看到另一位與他共同行欲的墮入不善惡法的眾生,帶著飯食來給他,就說著『有墮也(真是墮落啊)! 』,說『有墮也 』,就以這句話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婆梨耶、婆梨耶(隋朝翻過來就是妻妾的意思)。比丘們!因為這樣的緣故,那個時候的眾善人(沒有行不淨行者),看到夫婦出現,這些眾生就用左手捉無他們的右手,推著叫他們離開。而這眾生(指夫婦)過了二、三個月後,又回來了。這時,那些其他的眾生看到他們又回來了,就用木棒土塊瓦石,丟他們打他們,而且說:『你們要隱藏起來!你們要隱藏起來。』就好像現今,女孩子要嫁人的時候,還會丟花金銀衣服以及丟” 羅闍”(指的是熱稻穀花),這樣說著呪願詞:『原你嫁作新婦,安隱快樂。』比丘們!就是因為這樣,就造起了屋舍作為行此惡業隱遮之用。所以頌偈是這樣子說的:
「初時作占婆,於後波羅奈,過劫殘末際,規度王舍城。
「比丘們!就是前面所說的這個緣故,前興勝的,就造了村莊城巿聚落的處所、國家王宮,就成了世間的出生及住處,這樣的眾生,更加的增長不如法的行為。有些眾生,福德壽命終了,從光音天下來投身,就托於母胎之中。比丘們!因為這樣的緣故,舊時初初生於世間的眾生,他們剩餘的福業的關係,不須要耕種,自然就會有粳米生出。若是有需要的,在一天的開始收取,在一天的結束再去分取後,還是會長出來;一天的結束分取,第二天的日出還是會長出來,而且成熟了;如果不去拿取,粳米還是會在。當時,眾生的福業漸漸的淡薄了,懶惰懈怠的習性。貪婪憍悋之心也生出了,就這樣的想著:『現在這些粳米,我也不曾去耕種,那何必那麼的辛苦,還分日出及日落分開取用,讓自己那麼的困乏呢?倒不如我就一次就拿好吧。』所以就一天的份量一次就收取了。那個時候,其他的眾生叫他說:『吃飯的時間到了,我們一起去收粳米吧。』那人回答他:『我在日出的時候,就收了一天的份量。你如果要去的話,你就自己去吧。』那個眾生就這麼想著:『這個人,真是善巧快樂啊!在日出之後,就收了一天的份量。我也可以一次收取兩三天的份量。』所以就照自己所想的做了。那時,還有其他的眾生喊著他說:『我們可以一起去收取粳米了。』他回答說:『我先前已經收了三天份的粳米,你可以自己去收了。』那個眾生聽到了,也這樣想著:『這個人真是聰明,那麼我也可以收取四五天的份量了,可以把它們儲存起來。』可是這個時候的粳米,突然生出了糠皮,包著粳米;被收割的地方,也不再長出新的米了;沒有收割的地方,依然還有粳米在。這時的稻穀,就開時有了差別了,變成一叢一叢的聚集而生了。這時,眾生們又聚集在一起,憂愁的哭了,各自相互的說:『我記得以前,以意思來生出身色,以歡喜為食物,身上自然有光明,可以騰空自在飛行,神色是最好的,壽命非常的長久。就因為我們吃了那些突然生出來的地味,雖然色香味具足,在是我們吃了就得長住地面了。吃得多的,形色變得粗糙;吃得少的身色還是比較好。就這樣大家互相比較,生起了憍慢心,開始有了分別心,這是一切的起因。地味都沒有了,再長出地皮,接著又長出林蔓,最後長出粳米,連粳米都生出了糠皮,割了就不再生長了,只有不割的還在。就這樣,粳米變成一一叢一叢的了。我們現在,應該把這些地方畫分界線,並且立下罰則,那一邊是你的,那一邊是我的,入侵的人就處罰他。』比丘們!就是這樣的原因,世間就開始有地界及罰則這些名稱出現了。
「當時,還有一位眾生,把自己的稻穀收起來,然後去偷其他人的的稻穀。其他人見到了,就告訴他說:『我說你這位眾生啊,你做壞事啊!你做壞事啊!為什麼自己就有了,還去偷別人的稻呢?! 』責怪後也就把他放了。而這位眾生,不知改過,還是再偷,其他人還是責罵他又把他放了,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知悔改。所以其他人就對那位偷粳米的眾生出粗言責罵,用手打他的頭,抓著他的手臂,將他拉到眾人面前,告訴眾人說:『這個人偷別人的粳米! 』而那位小偷,在眾人的面前,拒不承認且強辭奪理,向眾人說:『這一位眾生,粗言惡語罵我,用手打我。』這時這些眾生,聚集在一起憂愁著,悲傷的哭叫著說:『我們現在,一起在這裏,這個惡劣的地方啊。我們都已經生出了不善法,為各種的煩惱業增長了未來的生老苦果,會投生於惡道。現在還用手來互相的拉扯,相互逼迫遣責。我們所有的田產裏的稻穀,各自採收。如果有一位公正的守護者,為我們守護,他有需求的,我們來供給。』眾人就這樣共同的商議,在眾人當中,共同推一個公正的守護者來。
「那時,在那個地方的大眾之中,有一個人,身高長大,面貎端正可敬,長相特異,微妙可觀,身色及光明,各種的特長都具足。這時眾人,到了他的身邊,這樣子對他說:『太好了仁者!你可以為我們,做為公正守護者我們這個地方所有的田地,不要被侵犯了,往後有該罵的就罵。該責備的就責備,甚至於該懲罰的,該放逐的就放逐。我們所收取的不耕稻穀,會分給你,不會讓你匱乏。』那人聽到了,就答應了,為他們擔任正主,訶、責、謫、罰,驅遣公正,不再有侵害欺凌的事情。而眾人的稻穀,大家共同取出部分供給他,不讓他匱乏。就這樣依照法理,擔任田主。所以從這些眾生的田裏面,取得了地利的持分,所以有了這個名字,叫”剎帝利”(在隋朝翻譯過來,就叫做田主)。這時,眾生們都非常歡喜,依照著所有的誡律奉行。那位剎帝利,在眾人的事務當中,運用了智慧善巧,在這些眾生內,是最具智慧的(原文光相,原指的是佛的金裝或菩薩的智慧力),所以有了一個名稱,叫做”曷囉闍”(隋朝翻譯曷囉闍就是”王”的意思),大眾共立他為大平等王,所以又稱為”摩訶三摩多”(隋朝翻譯過來就是”大眾平等王”)。比丘們!這位摩訶三摩多在位為王時,這些眾人因此開始立名號,叫做”薩多婆”(隋朝:眾生)。比丘們!這位摩訶三摩多有一個兒子,叫做乎廬遮(隋朝翻:”意喜”)。比丘們!乎廬遮在位為王時,人稱何夷摩柯(隋朝翻:金者)。比丘們!乎廬遮王有個兒子,叫柯梨耶哪(隋朝翻:”正真”)。比丘們!柯梨耶哪在位為王時,人稱帝羅闍(隋朝翻:”烏麻生”)。比丘們!柯梨耶哪王有個兒子,叫婆羅柯梨耶哪(隋朝翻:”最正真”)。比丘們!婆羅柯梨耶哪在位為王時,人稱為阿婆囉騫咃(隋朝翻:”雲片”)。比丘們!雲片王有個兒子,叫烏逋沙他(隋朝翻:”齋戒”)。比丘們!齋戒王在位為王時,人稱為多羅承伽(隋朝翻:”木脛”)。比丘們!齋戒王頭上上自然長出一個肉胞,生出了一位童子,面貎端正,具足了三十二相,出後即說著:『摩陀多(摩陀多隋朝翻:”持戒”)。』這個從頭頂出生的王,具有大神通,非常有威力,統領了四大洲,自在的治理。比丘們!這六位王,壽命是無量的。比丘們!這位頂生王從右䏶(大腿骨)出了肉胞,生了一名童子,面貎端正,具足了三十二相,名叫右䏶生,也具有相當威力,統領四大洲;這位右䏶王,在左䏶長出了一個肉胞,生出了一位童子,也具足了三十二相,名叫左䏶生,也具備了威德力,統領三大洲;這位左䏶王,在右膝長出了肉胞,生了一位童子,相貎如前面所說的,統領二大洲;這位右膝王在左膝生了一位童子,相貎如前面所說的,統領了一大洲。
「比丘們!從此以後,所有的轉輪王,都統領一個洲,你們應該要知道。比丘們!從這樣的順序,最初大眾立大平等王、再意喜王、再正真王、再最正真王、再受齋戒王、再頂生王、再右䏶王、再左䏶王、再右膝王、再左膝王、再已脫王、再已已脫王、再體者王、再體味王、再果報車王、再海王、再大海王、再奢俱梨王、再大奢俱梨王、再茅草王、再別茅草王、再善賢王、再大善賢王、再相愛王、再大相愛王、再叫王、再大叫王、再尼梨迦王、再那瞿沙王、再狼王、再海分王、再金剛臂王、再牀王、再師子月王、再那耶坻王、再別者王、再善福水王、再熱惱王、再作光王、再曠野王、再小山王、再山者王、再焰者王、再熾焰王。比丘們!這熾焰王,子孫繼承王位,有一百零一代,而且都在這個逋多羅城,統治天下。他們最後一位王,叫做降怨,因為可以降伏怨敵的原因,所以叫做降怨。
「比丘們!這位怨降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阿踰闍城中治理,有五萬四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難勝。
「比丘們!這個難勝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波羅奈城中治理,有六萬三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難可意。比丘們!這個難可意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柯箄囉中治理,有八萬四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梵德。比丘們!這個梵德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白象城中治理,有三萬二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象德。比丘們!這個象德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拘尸城中治理,有三萬二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藿香。比丘們!這個藿香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優羅奢城中治理,有三萬二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伽那嗜。比丘們!這個伽那嗜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難降伏城中治理,有三萬二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降者。比丘們!這個降者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葛那鳩遮城中治理,有一萬二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勝軍。比丘們!這個勝軍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葛那鳩遮城中治理,有一萬八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天龍。比丘們!這個天龍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摩梨奢城中治理,有二萬五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海天。比丘們!這個海天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檀多富羅城中治理,有一萬八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善意。比丘們!這個海天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王舍大城中治理,有二萬五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善治化。比丘們!這個善治化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波羅奈城中治理,有一千二百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大帝君。比丘們!這個大帝君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波羅奈城中治理,有八萬四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海天。比丘們!這個海天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逋多羅城中治理,有一千五百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苦行。這個苦行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茅主大城中治理,有八萬四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地面。比丘們!這個地面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阿踰闍城中治理,有一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持地。比丘們!這個持地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波羅奈大城中治理,有八萬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地主。比丘們!這個地主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寐洟羅城中治理,有八萬四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大天。比丘們!這個大天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寐洟羅城中治理,有八萬四千位剎帝利王,這些所有的王,在那彼寐洟羅城菴婆羅林中,修持梵行,最後的王,叫做尼寐王、次沒王、再來是堅齊王、再來是軻呶王、再來是優波王、再來是呶摩王、再來是善見王、再來是月見王、再來是聞軍王、再來是法軍王、再來是降伏王、再來是大降王、再來是更降王、再來是無憂王、再來是除憂王、再來是肩節王、再來是王節王、再來是摩羅王、再來是婁那王、再來是方主王、再來是塵者王、再來是迦羅王、再來是難陀王、再來是鏡面王、再來是生者王、再來是斛領王、再來是食飲王、再來是饒食王、再來是難降王、再來是難勝王、再來是安住王、再來是善住王、再來是大力王、再來是力德王、再來是堅行王。比丘們!這個堅行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迦奢波城中治理,有七萬五千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菴婆梨沙。比丘們!這個菴婆梨沙王的兒子,叫做善立。比丘們!這個善立王的子孫繼承王位,在波羅大城中治理,有一千一百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枳梨祁。
「比丘們!那時有迦葉如來、阿羅訶、三藐三佛陀,出現在世間,菩薩在這那裏修持梵行,投生兜率天。枳梨祁王的兒子,名叫善生,由子孫繼承王位,還在逋多羅城中治理;有一百零一位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耳這位耳王,有兩位兒子,一位叫做瞿雲,一位叫做婆羅墮闍;這位王有一個兒子,叫做甘蔗種。比丘們!這位甘蔗種王,由子孫繼承王位,還在逋多羅城中治理,有一百零一位甘蔗種王,最後一位王,叫做不善長甘蔗種王。比丘們!不善長王生了四個兒子,一是優牟佉,二是金色,三是似白象,四是足𤦲。這位足𤦲的兒子,叫做天城。天城的兒子牛城,由子孫繼承王位,在迦毘羅婆蘇都城中治理,有七萬七千位王。最後的一位王,叫做廣車王、次堅車王、再來是住車王、再來是十車王、再來是百車王、再來是九十車王、再來是雜色車王、再來是智車王、再來是廣弓王、再來是多弓王、再來是兼弓王、再來是住弓王、再來是十弓王、再來是百弓王、再來是九十弓王、再來是雜色弓王、再來是智弓王。
「比丘們!這位智弓王生了二位兒子,一叫師子頰,二是師子足。這位師子頰繼承王位,生四個兒子,一叫淨飯,二叫白飯,三叫斛飯,四叫甘露飯。又生了一位女兒,叫做不死。比丘們!這淨飯王生二位兒子,一叫悉達多,二叫陀;白飯有二位兒子,一叫渧沙童,二叫難提迦;斛飯有二個兒子,一阿泥婁駄,二叫跋提朵迦;甘露飯王也生了二個兒子,一叫阿難陀,二提提婆逹多。這位不死女,只有一個兒子,叫做世婆羅;菩薩有一個兒子,叫做羅睺羅。
「比丘們!就是這樣的次第,從大眾平等王以來,由子孫來繼承王位,是最優秀的種族,一直到羅睺羅童子的身上成就了阿羅漢,斷除了煩惱,滅盡生死輪迴,自然不會再有所傳承。比丘們!就是這樣的緣故,在以往的舊日,有殊勝的剎利種出生於世間,依正法行持,從來都不會做出不如法的事。比丘們!有這樣的正法,世間的剎利,是最為殊勝的。那個時候,其餘的眾生們,是這樣子想著的:『在這個世間有”為”(指的是有所造作),是病也是毒瘡,是一隻毒箭。』經過了思熟慮以後,捨棄了世間的一切造作,在空淨的山林水澤之中,建造草庵,寂靜的修持禪定。如果有所需求,或在一天開始的時分,或者是一日後半之間,出草庵,進入村莊中乞食。眾人看到了他,都會給他供養,一直都如此做著,有些人就說:『這些眾生,做了最好的善行,捨棄了世間有為,抛開了世間所有不善的惡法,就叫他們婆羅門。』就是這樣的原因,婆羅門種姓就在世間出現。還有一些眾生,禪定不成,就在村落之間,教一些咒術,所以被稱為”教者”;因為他們下山入了村落,聲名傳播在聚落中,還成就了各種欲法(指成就欲念物質上的法),所以就被稱為”成就欲”。這樣的原因,在舊時期,婆羅門,這個比較高的種姓,在世間出現,依正法來行持,不會有不如法的作為。又有其他的眾生,創造出各種為求物質收入的技藝,工藝等各種行業,所以被稱為”毘舍”。因為這個緣故,世間也出現了”毘舍”這個種姓,他們也是依法來行法,不會造成不如法的事。比丘們!以上的這三個種姓,在世間出現,在後面又有第四個種姓出現。比丘們!還有一種,因為各自毀棄原來自家的法後,剃除了頭髮及鬍鬚,穿著袈裟,捨棄了世間一切,出家修行,口中自己在喊著:『我當沙門。』他這樣說後,就成了正願婆羅門;毘舍也是這樣。還有一種,像沙門一樣毀棄原來自家的法後,也捨世出家,口中喊著:『我要當沙門。』因為這樣,也有了正願。比丘們!還有一種剎利種姓,以身口意行惡行,因為惡行的緣故,壽命終了後,投生於苦道;而這些婆羅門及毘舍們,也是如此。還有一種剎利,以身口意來行善行,壽命終了之後,投生善趣享受欲樂;婆羅門及毘舍種姓也是如此。
「比丘們!還有一種剎利,以身口意來行兩種行(惡行或善行),壽命終了之後受苦樂(在善趣之中受苦);婆羅門及毘舍也是如此。比丘們!還有一種剎利,以正念出家修習梵行,悟證於三十七助道(**即三十七菩提分法,見後面解釋),能夠斷盡各種的漏(即煩惱), 心解脫、智解脫,即時悟證法理,得到了各種神通,悟證後,就可生於彼岸,能夠成就明行足(佛依戒定慧之腳足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),得阿羅漢果,這叫做”最勝”。比丘們!梵王娑訶波底,以前在我面前說了這樣的頌偈:
『剎利勝生者,若出諸種姓,明行足成就,彼最勝天人。』
**三十七助道:
1. 四念住:
身念住,觀身是不淨;受念住,觀受是苦;心念住,觀心是無常;法念住,觀法是無我。
2. 四正勤: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。
未生惡法令不生;已生惡法恆令滅;未生善法令出生;已生善法令增長。
3. 四神足:意為產生精進的基礎。
欲神足,欲得見道;勤神足,精勤習禪;心神足,心神專一;觀神足,正確觀想。
4. 五根: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。
信根,深信三寶;勤根,修行不懈,指「四正勤」;念根,憶念正法,指「四念處」;定根,修習禪定;
慧根,開發智慧。
5. 五力: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。
信力,堅信真理;勤力,修四正勤的力量;念力,破邪、念正的力量;定力,置心一處的能力;慧力,產生智慧的能力。
6. 七覺支: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。
憶念覺支,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;擇法覺支,選擇正確、適宜的修法;精進覺支,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;
喜悅覺支,修禪定得到的喜悅;輕安覺支,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;禪定覺支,攝心不散深入禪定;等捨覺支,捨一切念,不即不離。
7. 八正道:
正見解;正思惟;正語言;正行為(正業);正生活(正命);正精進;正意念;正禪定。
「比丘們!梵王娑訶波底,祂這段偈頌,不是不善的(即善),我已經印可(佛教解釋:師父承認弟子對佛法的修學或體悟是正確的)。比丘們!我多陀阿伽度(佛的十種稱號之一)、阿羅訶(佛的十種稱號之一)、三藐三佛陀(佛的十種稱號之一),也會說這個義理,比丘們!這樣的次第,我所說的,世間轉成劫轉壞劫又轉住劫。比丘們!如果有教師者,
哀愍利益眾生,而行持慈悲,我已經做到了,你們也應依著做。這所有的聲聞(指是以佛陀為師,遵從佛陀的言傳身教,持戒修行證得沙門果的人。),所應當要行持的地方,哀愍而利益眾生,而行以慈悲,這些事情我已經做到了,你們也應當依此義理做到,比丘們!這些空淨閑靜的山林樹下,這些虛房靜室、土窟崖龕,或者是墳堆墓塚之間,用稻杆,做為草庵來居住,遠離材莊聚落停居在這樣的地方。不管是在什麼地方,你們比丘,應該淨心學習禪修,不可墮入放縱安逸,以免到時後悔莫及。這是我對你們的教道及開示,你們比丘們。」
佛陀說了這部經後,所有的丘們們,歡喜奉行。
—起世因本經—完